第二十八章 儒生求救_成仙从上皇升仙开始
笔趣阁 > 成仙从上皇升仙开始 > 第二十八章 儒生求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八章 儒生求救

  缪三水门下大弟子登擂与书生交战。

  只见书生抽出春雪剑,连绵剑气在台上游走,逼得对手无法靠近。

  “吉日维戊,既伯既祷。田车既好,四牡孔阜。升彼大阜,从其群丑。“

  书生吟诗挥剑,一道仁德之气随剑奔走,似蛟龙之形。

  “诗经剑诀,儒门的一贯手段。”罗万剑目光闪烁,盯着书生的剑法路子仔细研究。

  杨玉多年不曾见这套剑诀,脸上不禁流露几分怀念。

  诗经剑诀号称剑招三百式,是儒门二十八脉公认的基础。

  但各学脉传承不同,思想不同,对《诗经》理解注释亦有不同。因此在“三百诗经剑”的基础上,儒门各脉发扬出自己的风格。

  小时候,儒门大贤入宫教导读书之余,也会给他们展示剑术。

  没错,这个时代的儒门大儒或许存在武力弱小者。但绝对不存在,不懂剑术的大儒。

  君子六艺的射与御,都需要一定体力。

  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儒,在这个时代并不存在。

  三百诗经剑,更是每一位儒门弟子的必修课。据说,自儒门武道大宗师韩愈改良三百剑式后,这套剑式也有了入圣的可能。

  书生剑走蛟龙,仅凭一套基础剑法,就把对面的吞云境武者压着打。

  “此人已有几分宗师气象。想不到儒门这些年行走江湖,倒是多了一些武力卓绝的后生。”

  杨南天好奇问:“你精通剑术,可看出此人是哪一脉?”

  罗万剑略有迟疑。

  “他的剑气带着凛然正气,有浩然一脉的味道。但更有化圣之相,似乎……似乎是孟轲那几脉的路数?”

  杨玉忽然一笑:“大师把他师承往孟公那头靠,可真真是得罪人呢。这位先生若知晓,不定如何嫌弃你埋汰人。”

  “哦?小兄弟瞧出他师承来历?”

  “仅从剑法看,我和大师一样,只看到一点‘化圣’痕迹。但除剑法之外,他用的剑也是传承。”

  儒门自诩百家之显学,昔年汉武帝独尊儒术,更让儒门大兴,与墨法农诸家不同。千年间,儒门也有一套独有的境界体系。

  仙道求“成仙”,武道修“宗师”,儒门修行的就是“圣人”。

  但可惜,炼一口浩然气容易,以浩然气呵斥妖邪也不难。但能以浩然气修成“圣道”,炼成圣道真灵的,可谓少之又少。

  自儒门大兴以来,唯董仲舒一人靠着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与汉武帝以“太一符诏”敕封,成为与大宗师、陆地神仙比肩的“圣业”。

  其余大儒都只能摸到圣道的门槛,与真人、宗师相等的“贤哲”。这一格位,卡死千年以来的所有大儒。著《论衡》的王充,另辟蹊径以字道入圣的王羲之,前些年刚刚病逝的文坛巨匠韩愈……

  所有人都只能升格贤哲,修成儒道真灵,却无法更进一步列圣。

  为此,儒门内部对如何列圣,也有了诸多分歧。

  有人致力于开辟新的学说,创造治国之论,成就一派祖师。

  有人养浩然正气,以正气法入圣。

  还有人从书法、诗歌入手。

  ……

  根罗万剑与杨玉所观,眼前这位书生所行的“化圣”更偏向实修一脉。养浩然气,炼圣人剑,斩尽妖邪。而儒门二十八脉,有八脉流派都是这一路子。

  可更细致的,罗万剑就瞧不出来了。

  他对儒门大体思想有认识,可对儒门各个流派的了解,却无法细致入微。

  而杨玉不同。杨玉自小接触大儒们,对儒门各脉思想了如指掌。

  这书生刚出剑几下,他就闻出他这一脉的味道了。

  只是碍于罗万剑颜面,杨玉不好直言,只能推脱从名剑瞧出来的。

  杨玉缓缓吟诵:“列星随旋,日月递炤,四时代御,阴阳大化……”

  “天论剑法!天行有常,大道自然,”罗万剑恍然大悟,“竟然是荀子派的人?他们这一脉可避世许久了。”

  人性善恶之论,儒门争论千余年。

  随着赵太祖推崇孟子之学,荀子学说自然被冷遇。仅存的三脉思想传承也默默隐去。

  “排除他们这一脉的性本恶论。仅从天人相分之理念,便奠定他们这一脉必有宗师传承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ydkw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ydk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